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校友印象|周加仙:母校教育助力我登上国际舞台

【编者按】悠悠七秩芳华,漫漫征程如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我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篇章,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校友。为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展示校友风采,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校友印象】专栏,讲述校友们爱岗敬业、勇毅担当、心系母校的故事,激励我们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本期校友

周加仙,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前身)外文系1984级学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中、英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主编与合作著作40多部。在教学方面,曾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优秀本科生导师等多种教学奖项。8部著作被评为“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或者“教师喜爱的100本图书”,《脑与阅读:破解人类阅读的奥秘》获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书籍(TOP10)等多个奖项。在科研方面,先后荣获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明远教育奖”、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首届社科联论文推介奖等。


在逆境中成长,求学路暖心

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让周加仙的天性充分展现,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让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但就在周加仙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因公殉职,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去顶梁柱父亲,让家中的生活变得十分困顿,家里的许多亲戚朋友都劝说周加仙的母亲,让13岁的长女周加仙辍学回家照顾3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当时她最小的弟弟年仅1岁),借此帮助维系家庭生活,但都被做教师的母亲拒绝了。一家人只依靠着母亲一个人的抚育和政府的抚恤金生活,而周加仙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强地成长,并于1984年考入江西省教育学院外文系。

政府的养育之恩、父亲献身事业的敬业精神、母亲在逆境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韧不拔,涵养了四个孩子的顽强毅力,教会了周加仙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塑造了她如今坚毅果敢的品格,使她一路奋进、踏实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80年代的江西教育学院,校风、教风、学风都让莘莘学子在这片沃土里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在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求学期间,老师和同学们了解周加仙的家庭情况后,都纷纷向她传递善意和帮助。系里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照顾,让周加仙这样一个从困难的单亲家庭里走出来的学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求学的时光。当时,班级里的学生基本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大家入学时年纪相仿,都是18岁左右,组成了一个有凝聚力且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在这个温暖的班集体里,周加仙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实践活动,她的大学时光充实而多彩。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组织了社团活动,周加仙仍然记得当时全班同学学跳集体舞“阿里山的姑娘”的情境,那时的欢声笑语仍然回响在耳畔。在她脑海中,最为快乐的时光,要数班集体一起观看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以及班集体组织的市区划船活动。

良师益友为伴,专业技能夯实

回忆起30多年前在江西教育学院学习生活的画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不断跃入周加仙的脑海,刘霞书记,魏国鸣、戴依仁、杨洋、于萍、蒋南(中央讲师团)、王子健(中央讲师团)、纪风姣、左红、王益民、褚慧娟、舒斯福、Wilma Parker等老师们传授的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她受益终身。周加仙感激地说:“衷心感谢当年这些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在母校的学习经历以及后续的教育实践启发了我如何有效查阅教育书籍与文献,寻找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方的努力和探索,周加仙陆续创作出《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第二语言教育创新》《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等著作,也为她开阔视野、具备国际化视野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与母校的外籍教师Wilma Parker 在一起(右为18岁的周加仙)

在江西教育学院学习期间,最让周加仙受益的,不仅是各位师长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学校对她学习和生活的照顾。改革开放后,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和全国教育学院建设,1981年,教育部在江西教育学院召开全国教育学院会议,会后颁布了《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30号)。当时有外籍教师在高校任教的还不是很多,但1980年的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已经有了外籍教师。学院的老师事先了解了周加仙的家庭情况,为了让她顺利完成学业,便从大一开始,给她安排了一个勤工助学的机会,让她负责三位外籍教师的生活翻译和照护工作。这给周加仙提供了零距离接触外籍教师的机会,也帮助周加仙减轻了家庭负担。虽然翻译和照护工作比较繁琐,花费时间较长,但是在每日照护外籍教师、帮助他们完成生活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让周加仙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让她更加细致地了解到书本之外的英美文化和外籍人的生活,也让她收获了正宗的外语交流能力。当时拥有这种和外教进行交流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周加仙非常感谢、感恩母校给予她这样勤工助学的机会。

登高望远天地阔,感恩母校栽培

江西教育学院的英语教育专业知识夯实了周加仙从事教育事业的坚实基础,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后,便留在江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工作,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初为人师的周加仙勤勉认真、兢兢业业、亲和力强,很受学生欢迎,她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在此后的工作中,周加仙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由此她深深地爱上了教育工作,并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江西教育学院培养了周加仙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视野,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教育教学实践,周加仙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加仙结合自己在江西教育学院外语专业的学习和农大附中教书育人的经历,选择了对外语能力要求较高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专业继续深造,并完成了她的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任务,进而也开启了她的研究生涯。周加仙说:“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效教学这一问题,这已经成为我终身探索的课题。”周加仙以母校培养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外语能力为起点,加上在硕士、博士期间的学习经历,瞄准了世界教育的前沿课题。

2010年,周加仙被引进到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周加仙借助国际资源,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第一场教育神经科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场海峡两岸教育神经科学研讨会以及有关教育神经科学的大夏讲坛等系列高端国际研讨活动,邀请了该领域的许多国际著名学者、院士,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的多位主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专家前来讲学,这不仅在我国传播了教育神经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也向国际专家宣传了我国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2011年,周加仙当选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执行理事,6位执行理事中,从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6个国家各选一位。从母校就开始锻炼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周加仙的履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周加仙受邀参加了第26届、第31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国际心理科学学会(APS)年会、美国教育研究学会年会(AERA)、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年会、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年会(IMBES)等顶尖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哈佛大学的专题研讨会,围绕着教育神经科学学科的不同主题,作英文报告20余场。经过22年的不懈努力,教育神经科学终于在中国生根发芽。

时光匆匆向前,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周加仙感念师恩的绵长,感慨青春的飞逝。回想起她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6年周加仙与同学们相聚母校,一起庆祝毕业30周年。重返校园,周加仙亲身感受到了母校的进步,也重温了同学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光。周加仙经常说,母校的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是却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她的力量源泉。每一次遇到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她都会重温自己曾经求学时的经历,常常回忆起在母校那段难忘的时光,然后带着感激和笃定再出发。

在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周加仙深情地说:“千言万语汇集为一句话:以母校为起点的英语专业教育,对我后续的学习、研究与教学生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非常欣喜地看到,母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都比30年前增强了许多。母校的学生——我的师弟师妹们,拥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与发展机会,定能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未来新篇。”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80年前,中国渔民划着简陋的木制渔船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共产党员)


南昌师范学院七十周年校庆“学者文丛”总序

青春告白祖国丨南昌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青春心向党

欢度国庆,这些防疫提示一定要记牢!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外国语学院

美编|彭子珍

编辑|颜婷婷

责编|姜婷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